• (二十)曹雪芹写诗的水平怎么样?

    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不仅写了大量的诗词,还通过小说中的人物之口,说出了自己对诗词的见解,最为典型的就是第48回,“慕雅女雅集苦吟诗”—香菱学诗的那一段。
  • (十九)翻译大家如何处理成语这块“绊脚石”

    《红楼梦》中有3000多个成语,这些成语在曹雪芹笔下,撒豆成兵,熠熠生辉,那么,翻译家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?
  • (十八)谁是《红楼梦》中真正的围棋高手

    迎春虽然给丫鬟取名司棋,但她好像不怎么喜欢下棋,倒是惜春对围棋很着迷。着迷并不等于是高手,那么,《红楼梦》中真正的高手是谁呢?答案是:妙玉。
  • (十七)黛玉的“知音”不是宝玉,而是她

    林黛玉一个“知音”也没有吗?不是的,有一个人,不仅能欣赏她的琴,还能听得懂她琴音中传递的心声。看翻译大家如何优雅准确地用英文呈现古琴演奏中的“弦”“韵”“律”。
  • (十六)林黛玉的古琴艺术讲座

    琴棋书画,并称“文人四艺”。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六回,林黛玉从琴的旨趣到心境,从抚琴的姿态到指法,说得头头是道。如此雅致的文字,深刻的道理,闽福德教授是如何转换成英文的呢?
  • (十五)是什么让勇晴雯涕泗横流

    《红楼梦》中有关于鼻烟的描写。第五十二回,晴雯生病,虽然服了药,还未见效,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。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她闻。这样一段有声有色的描写,高手是怎么翻译的呢?
  • (十四)林黛玉吃的什么药

    说到《红楼梦》里的药和病,就不能不提到林黛玉。“心比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”,这位大小姐仿佛是带着药罐子来到这个世界的。太医为黛玉开了什么处方?来看看大师级翻译家译出的版本。
  • (十三)黛玉一首诗含十五个“秋”字怎么译?

    《红楼梦》群芳中,如以诗才论,当首推林黛玉(著作权属于曹雪芹)。长歌行《秋窗风雨夕》全诗共五节二十句,竟然用了十五个“秋”字。我们来看看杨宪益先生是怎么处理的。
  • (十二)说薛蟠:一个典型“浑人”的“话语体系”

    在《红楼梦》几百个人物中,薛蟠不是什么重要角色,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鲜明的印象。最让薛蟠这个人物出彩的是曹雪芹为他量身设计的“话语体系”,他一开口,读者就知道这是薛大爷在讲话。
  • (十一)你知道吗?他也曾翻译过《红楼梦》

    2015年7月,《光明日报》刊登了一篇报道,标题是“林语堂英译《红楼梦》原稿在日本被发现”。报道一经刊出,立刻引起红学界和翻译界的广泛关注。先看看他翻译的《葬花吟》吧。
  • (十)金陵十二钗判词暗藏玄机 谁译谁知道

   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说过,如果你想挑选一件最困难而且最值得做也最需要做的文化工作,那么请你去研究评价曹雪芹和他的《红楼梦》吧。同理,翻译《红楼梦》也是如此。
  • (九)惊!这句话竟是林黛玉说的

    林黛玉(曹雪芹)做梦也不会想到,她随口的一个比喻,经过毛泽东的引用,成了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一句政治话语。
  • (八)一部明清衣着服饰的百科全书

    有红学研究者做过统计,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中,有四十四回的内容涉及到服装和饰品,用料讲究,工艺繁复,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给。真是难为霍克斯、闵福德、杨宪益和戴乃迭这几位翻译家了。
  • (七)“怡红院”如何变成了“怡绿院”?

    匾额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,对文辞、意境和书法都有很高的要求。要将匾额的内容翻译成英语,还要做到形、意、美兼备,非常不容易。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译的。
  • (六)名字翻译的学问

    十几年前,一位香港朋友跟我提起大卫·霍克斯教授,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给博士生开设了一门课程,专门研究《红楼梦》人名的翻译。当时觉得很不理解,不就是个名字吗?按照发音翻过来不就行了吗?最近一年多来,开始对照《红楼梦》原文阅读霍克斯教授的英译本,才又想起了朋友当年讲过的话,也更加体会到了曹雪芹的呕心沥血和霍克斯的苦心孤诣。
  • (五)从荣禧堂看传统中式家居风格

    《红楼梦》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,也是一部中国明清时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。撇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不说,仅书中涉及的楼阁厅堂楹联匾额器物摆设就够开一门民俗课了。
  • (四)林黛玉也会说“粗话”

    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塑造了500多个人物,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,既有达官显贵、才子佳人,也有衙役仆从、和尚尼姑。翻译阳春白雪难,翻译下里巴人同样难。
  • (三)贾宝玉悟得什么禅机

    有关佛教内容的翻译是个大难题。两位大师将语意深奥的偈语以最简明的英文翻译出来,所用的单词,应该都在今天小学生能够掌握的词汇范围之内。
  • (二)贾宝玉和林黛玉究竟长得什么样

    在像貌描写上,西方人注重写实,中国人追求神韵,其间的差异就如同油画与水墨画一样。结果,翻译夹在当中,痛苦不堪。
  • (一)《红楼梦》中的象征、隐喻和谐音翻译

    翻译《红楼梦》,困难重重。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“甄(真)”与“贾(假)”、梦境与现实以及大量隐喻、谐音的处理。大卫·霍克斯会怎么处理呢?